充电站提供三种充电方式:
1)普通充电,即常规充电或慢速充电。
此种方式多为交流充电方式,主要由充电桩来完成,外部提供220V或380V交流电源连接车载充电机,由车载充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。一般小型纯电动汽车、混合动力车多采用此种方式。
2)大电流快速充电,即快充。需要建设快速充电机,这种方式主要由充电站的地面充电机来实现,不经过车载充电机,直接给车载电池充电。电动汽车只需提供充电及相关通信接口,在20-30分钟内可充电至50%至80%,无需完全充满,满足续航需要即可。
3)电池更换
这种方式更加快捷便利,只需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模组全部取下,再换上已全部充满电的同型号电池组即可。由于涉及到电池模块的充电、存储、维护和更换等环节,因此对于充电站的建设标准要求更高。
充电桩采用了核安全级的大功率电源模块平台,安全可靠性更高并采用了新型三相PFC电路拓扑结构,功率因数大于0.99,谐波畸变率低≤5%;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采用了全桥移相软开关技术,执行。
的数字化均流技术,有效提高了均流精度和抗干扰性;模块休眠技术和轮动技术,系统率运行;智能化的充电过程控制和完善的充电过程监视及保护,傻瓜式操作;具有定时充电、定量充电、定金额充电和自动充满等多种充电方式可供选择。
快速充电桩(栓)设备采用交直流一体的结构。外形特点
1、人体工学设计,充分考虑中国人特点,安装后整机高度、屏幕高度、键盘高度、充电接头安放槽高度,适宜操作;
2、上出线口的形式,节省操作者一半的体力;
3、考虑人的使用习惯和性,采用触摸和键盘互为备份的操控,触摸屏和键盘采用防雨、防尘的设计;
4、具备紧急停机的急停开关;具备充电接头安放槽,安放槽可防水;5米长的软电缆。
如今,除了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杭州等地相继出台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之外,不少地方还提出新建小区配套充电桩的新思路,这不仅可缓解电动汽车使用者的“里程焦虑”问题,更将大幅、直接拉动充电桩生产企业的销量。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下游支柱行业,其市场化前景似乎相当乐观。 尽管行业前景被一致看好,但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并未完全成熟。标准、规划和土地三大问题拦在充电桩建设的路前,成体系的充电桩建设并不一帆风顺。
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,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,安装于公共建筑(公共楼宇、商场、公共停车场等)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,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。
作为电网配用电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(栓),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被测点多且分散、覆盖面广、通信距离短。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,网络拓扑要求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的结构,因此,电动汽车充电桩(栓)通信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如下问题: